更新时间: 2024-09-28 作者: 蒸汽锅炉
近日,河北省廊坊三河市燕郊发生燃气爆炸事故。据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组长刘福来介绍,事故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具体事因还要等调查组后续的通告。
近年来,由燃气爆炸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燃气管道运维机制和能力、安全监测与预警、监督监管亟待加强。燕郊燃气事故的发生再一次敲响了安全警钟,体现出守护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的重要性,也凸显出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的迫切性。
城市燃气管网一般埋设在交通道地下,受旁边的环境干扰较大。根据往年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及设施引发的事故类型占比最高。在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教授玉建军看来,老旧管道腐蚀泄漏引发事故、监管措施不落实、违章操作以及燃气用户自我安全防范存在局限性等都是造成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营方面事故的原因。
“我国天然气大规模普及利用已有20多年历史,受制于当时专业人才队伍奇缺、技术标准落后、建设管理不严、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城市燃气管网及设施安全风险隐患较为突出。”广东省燃气安全专家程喜兵说。
“比如,珠三角某市近几年燃气泄漏的抢修次数逐年递增,其中超90%都发生在通气10年以上的老旧燃气管网。另外,由于对违规建设管理不力,很多城市存在较多的违章建筑物占压燃气管道的重大隐患。”程喜兵补充说。
一位燃气安全从业人士向记者形象地说明了燃气管道泄漏的严重性。“燃气输送管道就像是鞭炮中间的一根引线,居民楼或商业楼像一串鞭炮,一炸就炸一片,很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三河市燕郊第一次发生燃气事故。2022年5月16日,燕郊一小区发生燃气爆燃事故,导致2人受伤;2022年6月24日,距离本次爆炸地点约2公里的一家商户曾发生液化石油气瓶爆燃,造成2死22伤。
然而就在事故发生不久前的2月21日,三河市刚刚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月行动工作会议。3月12日,三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3月份安全生产风险提示》,提出开展城乡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
“事故频发说明还有很多燃气安全工作不到位,需要落实,需要严格执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专家刘晓东说。
程喜兵表示,目前政府监管存在一些盲区,各级主管部门将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放在燃气场站、市政管网、居民用气及餐饮用气,但居住小区的庭院燃气管道及设施,学校、幼儿园及医院的燃气安全,各类企业食堂和生产用气等却缺乏监管。
“除监管盲区之外,地下燃气管网资料缺失和偏差,也让政府和企业束手无策。手里没有明白账,底数不清,隔着皮看不见瓤,真实的操作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玉建军说。
“当前,确实存在部分燃气管道基础信息缺失或信息错误较多的问题,地下管网信息还是本‘糊涂账’。加之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原因,燃气管道及设施还都会存在燃气标志标识缺失、管道位置及埋深资料不清、竣工图纸缺失等问题,信息错配导致施工和安全检查无法精准定位。”程喜兵持有相同观点,“有些燃气管道被第三方事故破坏后,调查发现燃气管道的实际平面位置偏离图纸及地面燃气标志可达2米远。”
“一方面,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作需要大量资产金额的投入。近年来由于气价倒挂,不少燃气企业经营面临极大压力,无力承担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的巨额投入。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投入费用的分担机制,形成合力加快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彻底消除老旧燃气管网安全隐患,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程喜兵说。
上述燃气安全从业人士也表示:“城市燃气安全生产工作多为政府监管、企业主导,政府即便拥有强大的应急力量和广泛的职能,仍然难以完成治理的所有工作。燃气企业作为经营者,一些时候受自身趋利性影响,会降低安全生产投入和风险治理力度。”
“最关键的是,事故发生后问责和处罚机制需用‘重典’以示警示,如果只是点到为止,无法起到震慑作用。”玉建军建议。
“我们不能以生命安全作为代价去试探燃气使用的风险,所以在面对事故时不仅要追责,还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刘晓东说,“这就需要政府严格的监管。政府的管理实际上是对燃气行业发展的监督管理,通过引领指导、制定规则等方式,规范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燃气管网安全不具备既先进又有“性价比”的监测手段的当下,又该如何提升燃气管网运营安全?
“虽然监督管理了,但还是会发生燃气事故,关键是没有把安全检查的根本搞清楚。没有隐患,事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所以,‘找’是重点,要用‘帮扶’来补充‘管理’,从企业角度去找隐患。”刘晓东说,“燃气行业监管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仅靠一两个部门很难有效监管,需要多个部门通力配合。”
对于企业来说,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将一直持续,燃气企业必须看清这种形势。
“企业要认真仔细研究处罚案例,更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管理精细化。”刘晓东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此类事故,我们不仅要追究责任,更要深入思考如何从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确保每一个安全环节都经得起考验。
从以往燃气事故来看,工商业用户多涉及操作不当、日常管理不当等。同时,监管部门对于小店小作坊的监管相对薄弱。如何扎实开展安全排查,真正做到问题整改,加强日常监管和员工安全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这不仅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和企业的自我约束,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玉建军还呼吁,要加强燃气专业人才培养,强制燃气企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配备,提升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能力。除政府监管、企业精管、加强人才培养外,对用户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也十分重要。
刘晓东认为,目前各地的燃气管理条例都在强化“正确使用是技能”,燃气用户没有正确使用燃气造成燃气事故,很大责任在用户端,包括餐饮等单位燃气用户。
“用户要到正规的供气单位购气,燃气公司要让用户快速掌握正确使用燃气的知识,获得安全保障。”上述燃气安全从业人士说,“还要对违规使用燃气的用户进行处罚,避免侥幸心理,确保燃气每一个环节安全。”
截至记者发稿时,燕郊燃气爆炸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面对老化的管道,要加速织密织牢燃气安全“防护网”,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渠沛然《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02 版)
近日,河北省廊坊三河市燕郊发生燃气爆炸事故。据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组长刘福来介绍,事故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具体事因还要等调查组后续的通告。
近年来,由燃气爆炸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燃气管道运维机制和能力、安全监测与预警、监督监管亟待加强。燕郊燃气事故的发生再一次敲响了安全警钟,体现出守护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的重要性,也凸显出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的迫切性。
城市燃气管网一般埋设在交通道地下,受周边环境干扰较大。根据往年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及设施引发的事故类型占比最高。在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系教授玉建军看来,老旧管道腐蚀泄漏引发事故、监管措施不落实、违章操作以及燃气用户自我安全防范存在局限性等都是造成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营方面事故的原因。
“我国天然气大规模普及利用已有20多年历史,受制于当时专业人才队伍奇缺、技术标准落后、建设管理不严、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城市燃气管网及设施安全风险隐患较为突出。”广东省燃气安全专家程喜兵说。
“比如,珠三角某市近几年燃气泄漏的抢修次数逐年递增,其中超90%都发生在通气10年以上的老旧燃气管网。另外,由于对违规建设管理不力,很多城市存在较多的违章建筑物占压燃气管道的重大隐患。”程喜兵补充说。
一位燃气安全从业人士向记者形象地说明了燃气管道泄漏的严重性。“燃气输送管道就像是鞭炮中间的一根引线,居民楼或商业楼像一串鞭炮,一炸就炸一片,非常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三河市燕郊第一次发生燃气事故。2022年5月16日,燕郊一小区发生燃气爆燃事故,导致2人受伤;2022年6月24日,距离本次爆炸地点约2公里的一家商户曾发生液化石油气瓶爆燃,造成2死22伤。
然而就在事故发生不久前的2月21日,三河市刚刚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月行动工作会议。3月12日,三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3月份安全生产风险提示》,提出开展城乡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
“事故频发说明还有很多燃气安全工作不到位,需要落实,需要严格执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专家刘晓东说。
程喜兵表示,目前政府监管存在一些盲区,各级主管部门将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放在燃气场站、市政管网、居民用气及餐饮用气,但住宅小区的庭院燃气管道及设施,学校、幼儿园及医院的燃气安全,各类企业食堂和生产用气等却缺乏监管。
“除监管盲区之外,地下燃气管网资料缺失和偏差,也让政府和企业束手无策。手里没有明白账,底数不清,隔着皮看不见瓤,实际操作就会出现问题。”玉建军说。
“当前,确实存在部分燃气管道基础信息缺失或信息错误较多的问题,地下管网信息还是本‘糊涂账’。加之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原因,燃气管道及设施还普遍存在燃气标志标识缺失、管道位置及埋深资料不清、竣工图纸缺失等问题,信息错配导致施工和安全检查无法精准定位。”程喜兵持有相同观点,“有些燃气管道被第三方事故破坏后,调查发现燃气管道的实际平面位置偏离图纸及地面燃气标志可达2米远。”
“一方面,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年来由于气价倒挂,不少燃气企业经营面临极大压力,无力承担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的巨额投入。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完善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投入金钱的分担机制,形成合力加快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彻底消除老旧燃气管网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程喜兵说。
上述燃气安全从业人士也表示:“城市燃气安全生产工作多为政府监管、企业主导,政府即便拥有强大的应急力量和广泛的职能,仍然难以完成治理的所有工作。燃气企业作为经营者,一些时候受自身趋利性影响,会降低安全生产投入和风险治理力度。”
“最关键的是,事故发生后问责和处罚机制需用‘重典’以示警示,如果只是点到为止,无法起到震慑作用。”玉建军建议。
“我们不能以生命安全作为代价去试探燃气使用的风险,所以在面对事故时不仅要追责,还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刘晓东说,“这就需要政府严格的监管。政府的管理其实就是对燃气行业发展的监督管理,通过引领指导、制定规则等方式,规范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燃气管网安全不具备既先进又有“性价比”的监测手段的当下,又该如何提升燃气管网运营安全?
“虽然监督管理了,但还是会发生燃气事故,关键是没有把安全检查的根本搞清楚。没有隐患,事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所以,‘找’是重点,要用‘帮扶’来补充‘管理’,从企业角度去找隐患。”刘晓东说,“燃气行业监督管理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仅靠一两个部门很难有效监管,需要多个部门通力配合。”
对于企业来说,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将一直持续,燃气企业一定看清这种形势。
“企业要认真仔细研究处罚案例,更要重视法律和法规的学习,这样才可以做到安全管理精细化。”刘晓东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此类事故,我们不仅要追究责任,更要深入思考怎么样从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确保每一个安全环节都经得起考验。
从以往燃气事故来看,工商业用户多涉及操作不当、日常管理不当等。同时,监管部门对于小店小作坊的监管相对薄弱。如何扎实开展安全排查,实际做到问题整改,加强日常监管和员工安全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这不仅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和企业的自我约束,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玉建军还呼吁,要加强燃气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强制燃气企业加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配备,提升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能力。除政府监管、企业精管、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外,对用户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也十分重要。
刘晓东认为,目前各地的燃气管理条例都在强化“正确使用是技能”,燃气用户没有正确使用燃气造成燃气事故,很大责任在用户端,包括餐饮等单位燃气用户。
“用户要到正规的供气单位购气,燃气公司要让用户快速掌握正确使用燃气的知识,获得安全保障。”上述燃气安全从业人士说,“还要对违规使用燃气的用户进行处罚,避免侥幸心理,确保燃气每一个环节安全。”
截至记者发稿时,燕郊燃气爆炸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面对老化的管道,要加速织密织牢燃气安全“防护网”,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